请专家闭嘴,孩子不是耐用消费品
作者丨今纶
(资料图)
这几天,两个关于人口的消息值得关注:
一系列人口统计研究预测显示,印度人口将在4月中旬超过中国。去年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中,也曾预计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4月11日晚,在一场线下活动中,经济学家陈文玲出席并作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陈文玲表示,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
在她看来,按照1992年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而且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
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01
要尊重个人的选择
关于印度人口超过中国,我的看法是,总量的事情随它去,不用太焦虑。
但是想办法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福利,深度调整利益结构是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要讲总量,印度十几亿人,德国八千多万人口,德国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印度前面,虽然印度未来的经济总量可能超过德国,但是放到全世界来看,愿意移民印度的人多还是愿意移民德国的人多?答案就不用说了吧。
所以,人口总数多少对于个体来说意义不大,个体最在乎的是自己能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实惠、福利,以及个人能否在这个系统内持续获益。
所以说,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也是很个人化的事情,要尊重个人的选择,不应该劝生。
偏偏有位经济学家不识趣,出来劝生,就是我们前文讲到的陈文玲。
陈文玲后来回应说,大家误解了她,她是有理论依据的,她的依据就是贝克尔在1960年的论文《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中所下的定义:
子女是一种心理收入或满足的来源,按照经济学的术语,子女可以看成是一种消费商品,有些时候,子女还可以提供货币收入,所以子女既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又是一种生产品。
很明显,贝克尔强调的是“心理收入或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子女是消费商品。
但是因为“子女还可以提供货币收入”,所以,他才说子女“又是一种生产品”。
但是陈文玲根本没有强调“心理收入或满足”这个前提,一上来就满口都是“子女也是消费品,而且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
大家当然就炸锅了:子女怎么成了消费品?绝大多数人养孩子也真是不求回报的,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健康长大就可以了。我们怎么就把子女当成消费品了?
陈文玲故意回避了“心理收入或满足”,篡改了贝克尔的意思,因为她当天的演讲主题是“消费”,这样实在太不厚道了。
而且这样的负面传播对活动组织方也很不利呀,给了出场费,请你来做演讲,结果莫名招黑,真的是欲哭无泪。
02
因为穷,所以要先保住自己
陈文玲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能这么说?因为她很清楚,这样说是“××正确“的,但是她没想到:韭菜已经觉醒,不吃这一套了。
陈文玲说:“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这是典型的爹味十足的教训口吻,年轻人会迅速回怼:“我生不生孩子管你×事,你是我爹还是我妈,请专家停止建议。”
还有,她故意在当时的话语环境下,将子女物化成“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甚至说“他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这种比较本身就是毫无人味,而且极其可耻的。
为了让大家生孩子,为了让大家消费,居然以这样低级的利益对比来刺激,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在陈文玲眼里,似乎为了利益就必须生孩子,那么感情呢?还有物质条件的考量呢?
难道一对收入微薄或者普通的夫妻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生存问题吗?他们哪顾得上生孩子?自己糊口尚有难度,难道还要听陈专家的生个孩子出来?如果不生就是不对的?
因为穷,所以要先保住自己,这有什么错?
还有专家说,大家应该多消费以拉动GDP。
我认为这些专家都是猪油蒙了心,人生不足百年,有钱且有必要消费,有几个人会故意不消费?
现在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人收入减少,还有一些人对未来的收入有高度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消费,多存钱,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自保,不给国家添麻烦,专家们怎么就看不到,或者看不惯呢?
你们的博士学历、教授头衔都是从克莱登大学买回来吗?你们的良心呢?多少钱一斤?
呼吁创造好的条件,让大家真正享受岁月静好,不慌不忙,孩子就算读个技校也能在大城市安心租房或者买房,一辈子不买学区房也不焦虑,医疗、养老方面也大致公平合理……这些才是有良知的专家应该呼吁的。
现在的专家天天忽悠大家消费、生娃,从来不说钱从哪里来,更不问年轻人是否有能力买房租房。
还有专家建议低收入群体用私家车去拉活,把自己的第二套房拿去放租……
这些人正应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王朗的那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图/视频截图
针对前述热闻,我只想说一句:“请这位专家闭嘴,孩子不是耐用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