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产业故事⑫丨绵阳:种一颗“星” ,长出一条空天产业链
尹秦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资料图片)
8月14日,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随着各类机械车的往返忙碌,投资50亿元的陕西天回航天火箭发动机项目定制厂房正在悄然提速:从5月签约至今,项目地基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底将具备生产条件。
20公里外的绵阳工业园北区,投资10亿元的北京未来宇航航天工程在轨交付服务项目已完成项目用房装修设计,预计10月底完成装修,准备入驻。
绵阳空天产业发展大会暨空间激光技术应用研讨会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经过三年培育,绵阳基本实现了航空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形成以“卫星工厂”为链主,上游沿链发展空间飞行器、火箭发动机和整箭研制产业,下游沿链发展太空服务、卫星数据应用等产业,逐步构建起商业卫星研发制造、发射组网、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空天产业生态圈正逐渐成势。
当前,绵阳正加快构建以四大主导产业、八大新赛道产业以及未来产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空天产业是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根据相关规划,预计2025年,全市仅涪城区空天产业产值就将达到50亿元。
在国内空天产业布局中,常被提及的是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位于西部的绵阳是如何异军突起,发展出相对完整的空天产业生态?近日,记者深入探寻绵阳前瞻布局空天产业背后的“星密码”。
谋篇布局,从“星”开始
走进位于四川绵阳工业园北区的“卫星工厂”,绕过一段曲曲折折的走廊,来到测控中心,记者豁然开朗——眼前的一整面墙被大屏幕所占据,来自太空中的多颗卫星传回的信号在地图上实时呈现。“这就是‘涪城一号’的轨道,它也是首颗四川造SAR卫星,将与其他5颗SAR卫星组成‘绵阳星座’。”该工厂负责人指着一条黄色的轨迹线说。
“绵阳星座”首发星出征仪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卫星,即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涪城一号”可实现对地表毫米级形变的监测。
今年6月7日12时10分,“涪城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近日,在其传回的卫星遥感影像上,华北地区水体面积变化情况清晰可见。
“SAR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及时传回地面情况。该卫星传回来的图像,为不久前的防汛应急指挥提供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该工厂负责人说。
“涪城一号”卫星传回的绵阳城区照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该卫星工厂2020年落户绵阳,目前有两颗卫星正在这里生产制造。透过玻璃,记者可以看到工人正在组装卫星零部件。而据介绍,该工厂正在探索卫星自动化测试和卫星智能化批量化生产制造,预计2024年该卫星工厂将实现SAR卫星批量化生产,年产能将从目前的6颗增加到20颗。
基于这一谋划,当地提出要打造“中国星谷”,在卫星批量生产外,还将延伸到地面站建设、在轨测运控以及数据运营等环节。
进入2023年,这一目标从打造“中国星谷”发展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产业”集群。
建立卫星工厂只是绵阳打造空天产业的第一步。“涪城一号”的成功,加速了绵阳打造空天产业的步伐。
空天产业集群内涵更丰富,包括火箭、卫星、商业空间飞行器、数据应用在内的“箭、星、器、数”整个产业生态。“仅有卫星制造、应用还不够,还需延伸卫星产业配套。”
这也与四川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谋划“合拍”。在不久前举行的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会上,每位参会代表的桌上都放着一份产业链技术链“图谱”——将每个产业的上下游、核心关键领域的头部企业与绵阳产业基础清晰标注出来。精准发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绵阳在空天产业图谱上,在上中下游关键的产业节点均已实现布局。近日,随着凯睿星通卫星通信系统研发及地面设备生产项目与涪城区达成签约意向,空天产业“图谱”上空白的“卫星通信”领域也将被填补。
研发驱动,聚“星”成链
为什么选择绵阳?“这是以研发为主导的行业。”天回航天火箭发动机项目负责人说,该公司看重的是绵阳在航空航天科研领域的技术实力。
在6月举行的绵阳空天产业发展大会暨空间激光技术应用研讨会上,涪城区发布了《关于加快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涪城区支持空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试行)》,除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奖励外,涪城区还将鼓励科研单位与空天企业“互动”写入其中——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向空天企业开放试验、检测等资源,采购、配套使用区内空天产业企业相关技术及产品或服务等。
事实上,在上述政策起草制定阶段,相关专家、空天企业负责人就充分参与其中,许多来自业内的“痛点”也在政策中得到回应,例如,成立50亿元的产业基金对相关企业进行战略投资。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现象:空天企业特别喜欢“扎堆”。“卫星工厂”楼上,就是北京未来宇航航天工程在轨交付服务项目,这里距离火箭发动机工厂也只有20分钟车程,而后者的火箭发动机点火试车平台也将完成选址,距离约10公里。
不久前,一支考察团从绵阳出发,前往西安、北京拜访航空航天领域大院大所,同行的既有空天产业代表,还有一批无人机企业。
无人机产业与空天产业均在绵阳规划的未来产业之列,且二者在基础科研等领域存在一些共性。为推动该产业发展,绵阳正在筹备一场无人机产业大会,编制无人机产业发展规划、设立无人机产业园的工作也将启动。“看重绵阳的产业前瞻性,我们希望能成为一颗产业‘种子’,在这里成长为产业‘大树’。”一家无人机企业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