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速读!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表现最好的竟是左宗棠造的一艘船|文史宴
说起北洋水师的军舰,人们都能想到“定远”、“镇远”、“致远”等等著名战舰。然而鲜为人知的事,在黄海海战中,有一艘由中国设计、建造的军舰表现优异,给予日军不小的伤害,她就是“平远号”。
闽浙总督左宗棠于1866年在福州马尾所建立的福州船政局。并在沈葆桢的领导下茁壮成长,先后建造了“万年青”号、“扬武”号、“伏波”号等等中国最早的军舰。
(资料图)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后,福州船政局决定仿制法国“黄泉级”(Acheron)近海防御铁甲舰,建造钢甲巡洋舰三艘,以装备福建水师,他的建议得到了左宗棠和朝廷的同意。
福州船政局开始了造舰工作。这艘军舰被命名为“龙威”号,它主要根据法国“黄泉级”战舰设计,但考虑其属于近岸防御舰只,在其基础上做了改良。
根据资料记载:“长59.99米、宽12.19米、舰艏吃水4.19米、舰艉吃水4.4米、主匡面积76.88平方米。满载排水量2640吨。动力装置由福州船政所造,2,400匹马力,双轴推进,巡航速度10.5节。船只为双重船壳,装有5至9吋的水线装甲。甲板装甲2吋,司令台、炮塔等5吋。主炮为一门克虏伯生产之260mm后膛炮,副炮为150mm克虏伯火炮2门、47mm速射炮2门、多管机关炮5门,同时配备鱼雷发射管。”
1888年1月29日“龙威”号正式下水,1889年5月15日完全竣工。同年10月4日出厂北上,跟北洋水师会和。经过提督丁汝昌与总教习琅威理的查验,正式编入北洋水师,并更名为“平远”号。
李鸿章在天津上舰视察后,称“闽厂初次试造,已属难得”,但又认为“以之归队操练,聊助声威,尚未可专任海战”。因此平远号在北洋水师中地位不高,只是替补而已。
1894年9月16日,北洋水师主力护送陆军前往朝鲜半岛参战。在鸭绿江口大东沟登陆后,“平远”号与“广丙”号作为第二梯队。负责大东沟口外的警戒任务。9月17日中午,北洋水师主力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遭遇,拉开了黄海海战的序幕。作为第二梯队的“平远”号、“广丙”号等舰船看到黄海上升起的硝烟后,立刻赶往战场,支援作战。
下午2时后,“平远”号在管带李和的率领下,联合“广丙”号,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发起进攻。在“广丙”号被日军击溃后,“平远”号广大官兵,不畏敌人的火网,拼死靠近“松岛”号。
平远舰首的260毫米主炮发出怒吼,一颗钢弹准确命中“松岛”号。炮弹从船身左舷中部下甲板的医疗室斜穿而入,击穿1英寸厚的钢壁后,穿过中央鱼雷发射室,击中军舰320毫米主炮塔下的机关,引起剧烈爆炸。顿时320火炮炮罩粉碎,失去了作战能力。这门炮原来是日军为了对付“定远”号、“镇远”号而装备的,但却未能发挥作用。
接着“平远”号又连续击中“松岛”号,对其造成了严重损害,从而让其基本失去了战斗力。此后,“平远”号又多次击中“严岛”号,给予其一定的创伤。不过“平远”号自身也遭到多次袭击,燃起熊熊大火,被迫于下午4时16分退出战斗,驶向大鹿岛附近,进行灭火、修整。
“平远”号与其他舰船(“镇远”号)在黄海海战中,一起重创了日军旗舰“松岛”号。除了管带李和以及全体官兵英勇善战、娴熟技术外,“平远”号坚固的铁甲防护,先进的火炮系统也是个重要因素,从中也能看出,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在造舰上的水准不错。
威海卫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而“平远”号被日军缴获,保留了原名,成为训练舰。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平远”号加入日本第七舰队参战。9月18日,“平远”号在金州湾一带炮击俄军要塞时,触碰水雷而下沉。这艘由福州船政局设计、建造的战舰,以屈辱的方式沉没在碧涛中。